公共卫生间,简称公厕,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商店、影院、展览馆、办公楼等)附设的厕所。根据建筑形式、建筑结构、建筑等级、空间特征、冲洗方式、管理方式或投资渠道等,公共厕所有多种分类。与公共厕所有关的标准,有《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在统计上,公共厕所的数量只统计独立的,不统计公共建筑附设的。
砖混结构公厕由钢筋混凝土与砖石材料建成。其特点是结构牢固,取材方便,是公厕较为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
钢结构公厕由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特点结构轻盈,适合地基条件、荷载要求有限制、工程进度要求较紧情况下使用,造价较为昂贵。
木结构公厕在中国南方气候炎热城市和一些景点地区使用较为普遍,结构简单、实用。
砖木结构和简易结构公厕多数为建设年代久远的公厕建筑,随着城市改造和公厕改造不断深入,正在逐步被淘汰。
1.独立式公厕:
独立式公厕是指公厕建筑结构与其它建筑物结构无关联,独立建筑于城市道路、广场、绿地、文体设施、车站、码头、住宅小区等附近,为在这些场所活动或途径这些场所的公众提供如厕服务。
独立式公厕由于与其它建筑无直接的关联,因此,常常可以结合其周边的建筑环境,和设置地点的文化环境,设计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小品,丰富公厕设置地点的建筑环境和文化内涵,成为与城市市容相和谐的一个建筑音符。独立式公厕在管理作业方面如抽吸化粪池粪便等,相对比较方便,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适合建设于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城市主要干道、城市旅游景点附近等地点。
2.附建式公厕:
附建式公厕是指公厕的建筑结构与其它主建筑物结构同属于一个整体,公厕建筑只是附属于主体建筑而建设的一部分。公厕可以与主体建筑分门出入,与主体建筑使用人员的出入互不相干,如公厕附属于居民住宅楼底层,公厕入口与居民楼入口相分离。也可以与主体建筑同一门进出,如公厕附建于商场、酒店建筑等,则可通过主体建筑的门厅、通道等,组织人流进入公厕,为公众提供方便服务。
附建式公厕适合建设于繁华商业街等用地比较紧张、人流量较大的地点,在大型商场、酒店、餐饮场所、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内,都可以附建供服务对象和途经者使用的公厕,在公厕规划布点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移动式公厕:
移动式公厕,是指公厕建筑可以重复且较为方便地整体移动到需要设置的地点,为公众提供如厕服务的设施。由于一些地点受地形条件等限制,又没有商场等建筑可以附建公厕,公众如厕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迫切需要占地面积较小、机动性较强的公厕为公众提供服务。一些大型的室外文娱活动、体育赛事正显增加趋势,这些活动短时间内人流大量集中,过后又恢复如常,也亟需能应付时段性需求的公厕设施,因此,移动式公厕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