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是籽料的一种,其名称起源于中国岫岩产的透闪石质玉籽料,因其出产于当地的河中或河附近的河床而得名。
所谓河磨玉,最初只出产于岫岩县偏岭镇细玉沟村白沙河及其流域。后来,在海城析木镇和孤山镇间的析木河也出产。
鉴皮
河磨玉之所以冒充和田籽料,关键就在那一层玉皮。但是由于河磨玉的玉皮因为混杂有锰、褐铁、粘土、绿泥石等,皮层较和田籽料要厚一倍以上。
在雕工上,和田籽料一般都是留下一片或者按照石形巧借玉皮,留皮恰到好处,增加玉件的审美情趣,比如白玉葫芦上的一片黄叶、白玉莲花上的一截枯梗等。而河磨玉主要采用掏空雕法,留下大部分皮壳包裹玉芯,比如螺壳法师、石洞观音等。即使有些河磨玉刻意磨掉玉皮,做成漂亮的小件,依然能看出残皮凹凸不平的向玉肉侵蚀,而和田籽料的玉皮怎么看都薄薄的一层。
鉴光
把河磨玉放在强光下透射,会看到大块的僵白玉斑,就是俗称"棉絮"的玉花。而和田籽料则没有这种情况,光线能够均匀透射在玉石上,这是由两种石料的内在结构决定的,外皮可以作假,颜色可以作假,内在结构却不能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