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盆:
杜鹃一般采用稍深的椭圆形、长方形或圆形的盆,质地以紫砂陶或釉陶均可。盆的色彩宜深暗些,与花色形成对比,盆上好不要有花饰。遇有悬崖式杜鹃,则可用深千筒盆;露根式杜鹃可用稍浅的椭圆形盆。
用土:杜鹃宜用肥沃而疏松的腐叶土或松林中的山土。盆栽也常用晒干、冻松的塘泥土或稻田土,掺拌适量沙土。
栽种:
可在初春时上盆栽种,或在落花后栽种。如系挖掘山地野生树桩,因根具菌根,需带原土栽种。栽时可将直根剪短,盆底放置鸡粪或豆饼作基肥。枝叶亦酌量修剪。
加工:
杜鹃苗木上盆后,一般3~4年即可开始加工。杜鹃枝条较脆,不宜过度攀扎,仅将主干主枝作适当造型,用棕丝攀扎较好。其它枝条均采取修剪造型。修剪时须注意调整强弱枝,强枝重剪,弱枝轻剪。攀扎一般在春季进行,生长期枝干较疏软,易于攀扎。
树形:
杜鹃的树形常见的有直干型、曲干型、斜干型,也可加工成露根式造型、悬崖式造型、附石式造型、连根式造型等。通过艺术造型,以达到观花、赏干、看根、论形四者兼备的优美盆景。
一、杜鹃盆景定型之前的养护管理,主要是不断完善造型,对树干、枝片的塑造、布局进行调整,促进整体形象趋于完美。同时,应随时注意缠绕的铁丝,是否将嵌入树干皮层,要及时松绑。姿态已基本固定的,即可拆除,稍有不到位的,拆除铁丝后,改用棕绳吊拉使之到位。因杜鹃萌发力强,修剪可偏重,特别是整形修剪,宜大刀阔斧地进行。
二、定型以后,主要是维持树形。剥芽、剥蕾要勤,对扰乱树形的杜鹃枝条,一律剪除,保持层次清晰。留着的杜鹃枝叶,要通过摘心、修剪、控制水、肥等调节生长,不可过分旺盛,以免臃肿失态。杜鹃盆景还有观花的要求,要注意花朵分布均匀,还要花期一致。如此,才能达到形象完美,具有极高商品价值。
三、杜鹃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要求有良好的通风。平时可放在光线明亮养护,夏季和初秋的高温季节要进行遮光,避免烈日暴晒,否则强光会灼伤杜鹃叶片,但也不能过于荫蔽,以免杜鹃徒长,影响开花,可放在阴棚下或树阴下养护。
四、杜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雨季注意排水,空气干燥时可向杜鹃及周围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杜鹃叶片干枯。还可在盆土表面覆盖一层软草,以防烈日灼伤盆土表面的细须根。
五、每15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为预防黄化病的发生,可在肥液中加入少量的黑矾,以使杜鹃叶色浓绿光亮。现蕾期增施1至2次骨粉、过磷酸钙之类的磷肥,可促使杜鹃花大色艳。
六、冬季将杜鹃移入室内阳光充足处,维持0℃以上土壤不结冰,并控制浇水,使盆土稍湿润即可。每年的花后进行一次修剪,剪除病虫枝、干枯枝、交叉枝、重叠枝、细弱枝、徒长枝,对过长的杜鹃枝条也要适当短截,以使杜鹃株形优美、枝条分布合理,加强内膛的杜鹃的生长。每2年左右的春季或秋末翻盆一次,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疏松的微酸性沙质土壤。
七、在生长季节若杜鹃枝条出现一些断裂,可在伤口处抹上黄泥,外包塑料薄膜,很快就会愈合恢复。而杜鹃老桩则要靠修剪成型,但对某些杜鹃枝条也可进行适当蟠扎。为提高观赏性还可用生长多年、枝干较粗、形态优美的毛白杜鹃老桩做砧木,以品种优良的杜鹃做接穗,用靠接或切接的方法进行嫁接。还可根据树桩的情况,逐渐去掉部分泥土,将根部提出土面,使其悬根露爪,古朴遒劲。
1.调控温度:不同种类的杜鹃对温度的要求亦各异,因而须区别对待。春鹃、夏鹃及毛鹃较耐寒,只要室温不低于0℃,基本不会受冻害;而西鹃宜保证室温在2℃以上方能安全越冬,若室温达不到,则需加温,如采取灯光、炉火等防寒措施,否则植株出现叶片冻焦,以至冻死。杜鹃盆景越冬的最佳温度在8~10℃。
2.掌握湿度:杜鹃盆景冬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水分的吸收及叶面的蒸发量相应减弱,因此浇水过勤、盆土太湿易导致烂根。所以,应每隔5~7天,于中午用存放在室内的水(雪、雨水最好)浇透,并且平时宜将盆景置于阳光充足处。
3.适度施肥:杜鹃在冬季虽不需要施肥,但是自1月期间的一次基肥却不可少。基肥用枯饼或豆饼末混合少量骨粉,干施于离桩根稍远处。通常运用穴施法,其施肥量视树桩大小而定,施后覆土平穴。此次基肥能使树体逐步吸收,利于第二年枝壮叶茂,花朵艳丽。
4.造形修剪:杜鹃盆景造形应根据原有树形态势用金属丝或棕丝作适度绑扎。不可过度蟠扎,一则防落蕾(春鹃),二则避免折裂而枯枝及破坏树势的整体平衡。冬季修剪主要是删疏或短截过密枝、徒长枝、病弱枝等无助于造型的枝条。此外,春鹃在冬季已形成花蕾,适当疏去过多过密及瘦小软弱的花蕾,促使植株养分集中,也能延长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