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百科 > 软装百科 > 其它 > 珐琅

珐琅简介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在中国古代,由于珐琅器最初从大食国(大食为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起源于波斯语称阿拉伯人为Tazi的音译。有白衣大食(661-749),以叙利亚大马士革为首都,称倭马亚王朝;有黑衣大食(749-1158),以巴格达为首都,称阿拔斯王朝。910年以后又有以开罗为首都的法蒂玛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后则是塞尔柱王朝(1158-1258))传来,因此称之谓“大食窑,鬼国窑”。之后虽称谓因译名不统一而出现多种不同写法,如“佛郎嵌”、“鬼国嵌”、“法蓝”、“法郎”、“拂林”、“佛郎”、“富浪”等,但发音基本一致,基本统一为“珐琅”。

珐琅组成成分

珐琅又称佛郎、拂郎、发蓝,是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分别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依其珐琅工艺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珐琅分类

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为两大类。

一、制作方法分类

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掐丝珐琅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

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二、胎地种类分类

根据胎地种类,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

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因此铜胎珐琅最为广泛。直今,珐琅器依然大多使用铜胎。金胎因造价过高,难为常人所接受,清三代时基本只限内府制作使用,且数量极其有限。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顾名思义,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它是瓷器与画珐琅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制作要求对两者都要求很高,因此起步与成熟时间较晚。宫内造办处在制作瓷胎珐琅彩瓷的时候,还制作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三者制作时间应大致相同,只是紫砂胎产品(仅指宫内珐琅彩而言)仅见康熙制品,雍乾不见制作资料。

珐琅保养

1.珐琅瓷的保养,最好是先用柔软的蜡布将其每个角落都擦拭一遍,包括表面以及图案的细节纹理,将珐琅的魅力焕发到极致。

2.珐琅瓷娇贵易碎,应该把握力度,轻轻拿起与放下,避免与硬物撞击。

3.珐琅瓷使用前后都应该保持干燥,洁净。置于通风室内。

4.珐琅瓷器宜放置在恒温室内,避免接触高温。

5.珐琅瓷观赏把玩时,应保持手干净清爽,感受珐琅瓷明显的立体感,那旷邈幽深活灵活现的图案,给你带来一阵心灵的雀跃。

6.不要碰到化学物品,不要用洗涤剂,酸性东西等腐蚀物品损坏珐琅瓷器。

7.若轻微撞击,一般细小的裂纹处可用竹木棍醮苯或彩色蜡修补。呈现珐琅的精致雅趣,大放异彩,散发着华贵却并不奢靡的绚丽气息。

8.如果藏品发绿或流绿水时,应用干燥棉纸轻轻抹试干净,或捻成细纸卷插入积水部位,把积存的液体吸干。

珐琅瓷器是高温烧制的,坚硬无比(但瓷不宜大力碰撞,要尽力避免磕碰)。烧制珐琅所用的原料(各种天然矿物的混合体)性质相当稳定,珐琅能够历久如新,闪透绚丽华贵雍容。这也是它之所以受到行家们喜爱的原因。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