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陆

九正建材网

百科 > 软装百科 > 其它 > 文革瓷

文革瓷简介

“文革瓷”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品:文革瓷中最为出彩的所谓7501毛瓷。7501毛瓷,指的是1975年中央办公厅在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毛主席定烧的一批日用瓷器。“文革”后期,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已发展到了顶峰,这批瓷器就是在这时期特定政治氛围中的产物。因此,尽管都是日用瓷,但其制作精美,不惜工本,追求完美无缺之极致。这批瓷器,代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烧瓷水平,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官窑。

文革瓷历史

1974年初,湖南、山东、江西等历史上三大名窑所在地接到了中央布置的一项任务,为毛泽东主席烧制一套生活用瓷。接到任务后,这三个省倾尽所能,精心制作,在1974年10月按时拿出了各自的样品。结果,景德镇技高一筹,被选中。1975年元月,上面正式下文生产‘主席用瓷’,取名为‘7501工程’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文革瓷”因鲜明时代特征而独具魅力,而“主席用瓷”则无疑是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代表。

其实,主席瓷有两种:

一种江西景德镇生产的“7501”,也称“中南海瓷”;

另一个是来自主席家乡湖南的醴陵瓷。

醴陵瓷能成为中国近代名瓷,主要得益于清光绪翰林院编修、辛亥革命后出任过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湖南湘西凤凰人熊希龄。相传熊希龄曾亲自携醴陵瓷入京,贡呈慈禧太后,并得到赏赐金牌。

后来,这种釉下五彩瓷器名扬世界,并在五十年代末烧制了第一批主席用瓷。首批送往中南海的茶杯共60件,杯底印有“湖南醴陵”楷体字样及和平鸽标志。很多藏家将这两种为主席定制的专用瓷器称为“红色官窑”。

“红色官窑”成名较早,大约80年代就有人关注这方面收藏。到了九十年代初,拍卖市场一启动,“红色官窑”即平步青云。

红色官窑不仅具有文物价值,它的工艺价值也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红色官窑的生产可以说是集合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工匠来制作,它的艺术价值非常高,其中的精品都送往中南海,而剩余的被拣选出的库存瓷器则流落民间。

据闻,1982年春节前夕,研究所曾将封存的部分“7501”连同其他库存产品一起当做福利分发给了本所职工,其中也包括试验时留下的釉上彩“水点桃花”。“‘7501’瓷非常稀少,我曾经见过一件‘芙蓉对花碗’,是由景德镇一位特级工艺大师亲手画的,碗内外的对花分毫不差,十分精美。

文革瓷种类

从造型角度看,主要是两类:一类是盘、碗、瓶、壶等日用器;另一类就是领袖人物、样板戏人物和工农兵形象的瓷塑;第一类瓷品各地瓷窑都有生产,但以景德镇窑厂为主生产;第二类瓷塑产品主要产于景德镇窑厂。从装饰角度看,以彩瓷为主,较少以单色釉的面貌出现,除了少量的瓷塑人物用白釉烧造。在彩瓷中,主要是粉彩瓷。“文革”期间,最崇尚的色彩是红色,因此,整个“文革十年”,似乎绝少看到青花瓷。只有在红色崇拜发展到狂热时期之前的50年代末,尚可见到用青花装饰的器皿。

文革瓷收藏

1、胎釉造型方面:赝品露胎处不是有意做旧就是老旧感缺乏,修胎不如真品自然流畅;釉面欠温润柔和,火光偏重;经氢氟酸浸泡过的有“人造蛤蜊光”现象,形制外观仍有不协调和别扭的地方。还有一种情况容易误将李逵当李鬼,即由于货主的无知将其做旧,蒙上一层“人造蛤蜊光”,常使人怀疑它的真实身份,这就要从其他方面找依据。

2、彩料、绘事:彩料不够纯净,色彩不够纯正,色块搭配欠协调,彩光不柔和,有发涩的感觉;人物绘画形似神不似,缺少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特有的精神气质。

3、多收集标准器,多作真赝比较,是避免上当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有的细部特征的区别道理大家都懂,但要获得切实的感受,仍需与物品零距离接触。另外,行家的指点也很重要。

文革瓷图片

文革瓷 文革瓷

 

文革瓷 文革瓷

关于九正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访客留言 企业邮箱 网站地图 建材专栏 地区专栏 产品归档 产品地图 服务条款
九正建材网 版权所有©2000-2024      九正建材网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 6464 001 传真:028-8337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