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共有六类指标,由高到低划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不是个人说的是由国家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具有权威性。最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之前的更加严格,所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广泛。此次更新的评价标准是在总结了近年来我们自己国家评价的实践经验和所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之上,经过领导的多次组织专题研究和测评,当然其中也借鉴了很多国外比较先进的评价标准经验,也是征求了和此方面有关人事的意见。此次的评价标准比之前的更加广泛,评价对象范围比之前更加广泛,评价的各个阶段也是更加的清楚明确,评价的方法比之前的也更加合理科学。
评价绿色建筑主要有六个指标,在每一个的指标下,满足一定的项数就可以被评为一星级绿色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或者三星级绿色建筑。最新的评价标准中是采用打分的方式评价的,总分达到45-50分是一星级,60分是二星级,80分是三星级。评审专家认为重要的就打8分、10分,有的虽然需要,但做起来容易,也不需要多少钱,就4分。这样一来,不少过去被评为一星级的项目现在可能评不上,二星级可能降为一星级,三星级则降为二星级或者一星级。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实施顺应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涉及的方面很多,由于篇幅原因,为大家列举几个必要重要的方面。 1、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引入绿色建筑理论。设计中应当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社会等背景条件相结合,在进行总体规划时,设计师应尽可能地保护和创造已有条件,实现周边资源的合理配置。 2、绿色建筑设计应当将居住人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挑选低毒或无毒的材料,提高水资源质量,对空间进行科学设计,做到合理采光。 3、绿色建筑设计应当注意降低能源消耗。在减少生产运输过程中建筑材料消耗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4、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也应注意增加绿化,使用较多的绿植来覆盖地面,用于减少水分的增发,这样就可营造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树种既可在地面上形成较大的树荫,又可以净化空气,提高整个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
另外,绿色建筑设计还应合理利用资源、同时还应采取一定策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绿色建筑是一种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将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慢慢地,人们就能感受到这种绿色建筑带来的无尽优势。
因为建筑行业对能源、资源有着巨大的消耗,以推广和规范绿色建筑的目标,许多西方国家相继建立了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例如:英国在1990年建立的BREEAM、美国在1996年建立的LEED、澳大利亚在2001年建立的NABERS和日本在2002年建立的CASBEE。这些都是现有的水平比较高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中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是以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目标,相应的制定的标准和评分法则。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集合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结合我国特点以及对国外体系的研究,在2003年8月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之后在2014年4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新版《绿色建筑标准》成为我国的正统评估体系。这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标准,有助于改善我国建筑行业参差不齐,胡乱破坏环境的现状。
新版《绿色建筑标准》内规定了评价与等级划分、住宅建筑、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公共建筑、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诸多方面的指标内容,为规范建筑走向自然化和谐地利用资源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