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质组成
搪瓷锅是指金属坯体表面涂搪瓷釉制成的锅,而搪瓷是由无机玻璃质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金属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搪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金属材料和瓷釉。
2、金属材料
搪瓷用的金属材料一般有钢材、铝材、铜材和不锈钢等。钢材主要是使用低碳的钢钢板,它是容积式热水器内胆的主要材料。而铁主要是用作含碳量在2.11%以上的铁碳合金,这些都是生产炊具的材料。铝材主要是纯铝和铝镁合金,铜材主要有紫铜和黄铜。
3、特点
搪瓷锅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瓷釉物化特征,在耐腐蚀、耐磨、耐热上都是不错的,而且还具有无毒和装饰性好的特点。因它的美观和轻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1、苏泊尔SUPOR;
2、双喜;
3、双立人Zwilling;
4、爱仕达ASD;
5、爱妻;
6、康宁Corelle;
7、菲仕乐Fissler;
8、司顿STONE等等。
搪瓷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搪瓷用的金属材料和瓷釉(无机玻璃质材料)。
1、搪瓷用的金属材料
搪瓷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钢材、铸铁、铝材、铜材和不锈钢。搪瓷用钢材(主要是钢板)一般是指低碳钢钢板,即含碳量较底的钢板(一般≤0.08%),这是用于容积式热水器内胆的主要材料。由于它的化学组成成分、内部微观组织结构(金相结构)、表面状况及力学性能对搪瓷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市场上较大的热水器生产厂家均采用宝钢或武钢生产的搪瓷用钢板,以保证内胆的搪瓷质量。
搪瓷用铸铁是指含碳量在2.11%以上的铁碳合金(小于2.11%的铁碳合金叫钢),它主要用于生产卫生洁具(浴缸)、化学器械、炊具、下水管道等。
用于搪瓷的铝材主要是纯铝和铝镁合金。用于搪瓷的铜材主要有紫铜(即纯铜)、黄铜(铜-锌合金)和青铜(铜-锡合金), 其中以紫铜和黄铜应用最为广泛,比较有代表性的铜搪瓷制品—景泰蓝就是以紫铜为基材制成的铜搪瓷制品。不锈钢,一般都能进行涂搪,但由于不锈钢抗氧化的能力较强,所以需要用特殊的搪瓷瓷釉,同时因加工成本较高,因此较少采用此种方案。
2、瓷釉(无机玻璃质材料)
用于搪瓷的瓷釉原料中主要包括三大类:矿物原料、化工原料和色素原料。
矿物原料,是瓷釉的主要成分,占有较大比重的含量(因国内外不同的生产厂家而不同)。它主要包括:石英(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长石(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硅酸盐,常用钾长石-K2OAl2O36SiO2 )、粘土(含水的铝硅盐矿物,主要为Al2O36SiO2 和结晶水)。
化工原料是瓷釉的辅助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硼砂(Na2B4O710H2O)、硝酸钠(NaNO3)、纯碱(Na2CO3)、碳酸锂(Li2CO3)、碳酸钙(CaCO3)、氧化镁(MgO)、氧化锌(ZnO)、二氧化钛(TiO2)、氧化锑(Sb2O3)、二氧化锆(ZrO2)、氧化钴(CoO)、氧化镍(NiO)、二氧化锰(MnO2)、氧化铁(Fe2O3)等等。
色素原料是指用于装饰瓷釉颜色的材料。共分有:黑色、蓝色、褐色、灰色、绿色、粉红色、白色、黄色、红色等9种。
瓷釉的制作是将上述的三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随着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熔融,并经过急剧的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它根据工艺性能分为底釉、面釉、边釉和饰花釉;根据基体材质的不同分为钢板釉、铸铁釉、铜搪瓷釉、铝搪瓷釉、不锈钢瓷釉。
一般的搪瓷锅都是呈白色的,而它所用的瓷釉是氧化硅、氧化铝等,它是环保无毒的,加上它的化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合格优质的搪瓷锅是可以用来煲汤的,也可以放弱酸碱性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搪瓷锅不宜炒菜,而且也不能储存强酸碱的食物。
搪瓷锅忌炒菜之用,因为搪瓷餐具涂在搪瓷制品外层的实际上是一层珐琅质,含有硅酸铝一类物质,炒菜时由于翻炒的碰撞摩擦,极易造成破损,使硅酸铝一类物质便会转移到食物中去。
另外,为了延长烧锅的使用寿命,最好不要急冷急热,尽量不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如醋、泡菜。购买搪瓷锅时,最好不要艳丽的颜色,如是红色、橘黄色会含有镉等金属,对人体不好。
电磁炉上完全能使用搪瓷锅。但要注意锅内要没有花纹图案,锅底要平整,里面要有水。搪瓷锅本身就是瓷和铁的夹层,可以放心使用。
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要选好煎熬中药的容器。煎熬中药最好是沙锅,陶瓷瓦罐(铝制品、搪瓷器也可用),忌用铁器。因为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在药物水煎复杂的化学应中,不会“干扰”药物的合成与分解,导致影响药效。而我们常用的铁锅容器在药物煎煮过程中,极易同中药内所含的鞣酸质、甙类等成份起反应,造成药物的疗效降低或失效,以至发生反作用,所以不宜使用。
1、切忌空烧和冷热剧变。使用前,锅内要先放油或水,然后再加热。按规定的热稳定性标准,烧锅能适应320摄氏度下降到20摄氏度的温差变化,超过这个范围,容易爆裂碎瓷。先空烧,后倒水或油,温差变化大,易爆裂。
2、用瓷碗蒸物时,应用蔑竹隔垫,否则碗底圈内的水会先干掉,造成脱瓷。若用平底搪瓷碗蒸物,就不会有脱瓷现象。
3、烧锅烧蹄膀、白木耳时,要防止锅底焦结。若有焦结,应放水浸泡数小时,用竹片除去焦积物,切忌用硬质锐器铲除焦结物,损伤瓷面。
4、使用久了,锅内出现污垢,可用碱水、皂粉擦洗,或加水、放微量醋酸煮沸,瓷面就洁净了,还不损伤瓷面。